·静待
 
 
 
 
>> 您所在的位置: > 原创文学 > 自由创作 浏览正文
     
 
 
权力自信、金钱自信并立笼罩中国之语境下的九大自信
 
     
 
3099.net  发布:2010-10-31 11:27:12  作者:佚名  浏览:
 
 

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的,尽管当今文化发达,物质丰富,但是现代人并不比原始人自信与幸福。正如当今的建筑物越来越来高大、豪华与气派,但质量越来越降低,人类从巫术走向方术,再到从方术走向科学技术,福祉并未有所增加,反而是烦恼与日俱增,自信心每况愈下。从蒙昧走向文明,从神话走向文史,貌似文化在进步,文明不断发展,而人类实际上却堕入万丈的深渊,日益远离幸福与自信而日益苦痛。本文不谈其他问题,仅仅简单阐述文明时代的几大自信,即文化自信、信仰自信、权力自信、金钱自信、美貌自信、血缘自信、实力自信、地域自信、出身自信。树立自信心,建构自身的中心地位与优越感,设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,确保利益的稳固,此所谓完成命运也。

 

一、     文化自信

对于一个士大夫,即使像丧家之犬的孔子,不管怎么样穷困,都会自信“天将降大任于身”,深信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”,总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自从韩愈张扬“道统”说以来,一些士大夫喜欢自立门户,标榜主义,自命道统,即自认为道命在身,自己就是正统与真理的化身,无比自信。吕留良便运用“道统”说来祛除皇权的巫魅,说春秋时代的皇帝要孔子来当,战国时期的皇帝要孟子来当,汉代的皇帝要董仲舒来当,宋代的皇帝要朱熹来当,当然,清朝的皇帝要吕留良来当。因为这些“哲人王”掌握真理,是道统所在,是真正的皇帝。相反,那些狗皇帝不是正统,不具有文化合法性。这吕留良何等自信!简直要气死雍正皇帝!所以吕留良被雍正皇帝痛骂为“丧心病狂”。明朝的理学发达,各立山头,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诸多门派,都像丁春秋一样幻想一统天下,美名传万世。当然,这来源于文化自信。

像孟子,他是有文化自信心的,他以道抗势,鄙视权贵。在孟子眼里,那些富贵人士如同猪狗牛马,就像一只蚂蚁,卑贱下流,毫无价值。有了文化自信心,就能以自我为中心,蔑视权贵,鄙视没文化的人,从而获得一种文化优越感与尊严感及幸福感。

在清代以前,道统与治统分离,士大夫确实可以占据道统资源,树立文化自信心。“孔子作《春秋》,乱臣贼子惧。”这句话讲的就是孔子拥有文化正统的地位,小人却没有,因而深感恐惧。

可见,在古代,有文化自信心,是何等的傲慢!

前不久,有人号召重建“道统”,以对抗治统。愿望是好的,可是在如今的处境下,谈何道统、治统?王船山对此早就说过精彩的话,只是有的人没去看书。

 

二、     信仰自信

信仰自信定义为因宗教信仰而树立自信心。佛教求成佛,道教求成仙,非此,则为邪魔,失去自信。

去年,我出席一次阐述孝道文化的会议,有人提到敬老院,说基督教办的敬老院里的老人们精神开朗,乐观自信,深信可以升往天堂,而普通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却充满忧伤与悲观。可见有信仰,能够帮助人树立自信心。

我个人觉得,除非人类灭绝,宗教才有可能消亡。人有种种苦,譬如生老病死,必须依靠宗教才能获得解脱与拯救。即使钟鸣鼎食,贵为皇帝,也免不了一死。面对死亡,除非信仰宗教,谁也无法摆脱恐怖的笼罩。

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,人人有无法逃避的苦,无不万劫缠身。即使出入豪宅,名车开道,名美女左抱右搂,貌似春风得意,可是仍然无法掩饰其内心深处的痛苦。不管是皇帝,还是草民,都身遭万苦万劫无法解脱。佛教讲的慈悲为怀,便是要同情任何一个人,解放任何一个人。

有了信仰,便会有自信,便会被解放。

 

三、     血缘自信

在古代,从周朝开始到民国,社会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。嫡长子,就是合法的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,而非庶子。身为嫡长子,在大家族里,因为有权继承整个家族的财产,当然自信心十足。在皇宫里,正常情况下,嫡长子便是太子。《红楼梦》里,贾宝玉是自信的,赵姨娘所生的贾环是不自信的。

后世张扬门第,推崇郡望,修谱牒,无非获得血缘的自信。“我的爷爷的爷爷是显贵。”这确实可以为自己赢得自信与尊严。

宋代以来,民间修族谱,无不攀附古代名人,拉一个名人当祖宗,以抬高家族的声望,以求获得一种自信心,提高家族与私人的社会地位。

在前几年,社会上到处说“干得好”,不如“爸爸好”。“有一个好爸爸”,便可以树立起自身的血缘自信。老子好汉,儿子英雄,代代有人“接班”。有了“好爸爸”,便可以留学美国,留学欧洲,便可以顺利地谋得一个好工作,谋取特殊利益,等等。

尤其是一些名人,死了也能给后代带来荣耀。在各种场合上自称是某名人的子孙,不仅可以换来诸多便利,还能到处打秋风。像某画家的几个儿子、孙子,都自称获得某画家的真传,以此名世与谋生。

 

四、     权力自信

俗话说:“官大一级压死人。”在上司面前,哈腰屈膝,低三下四,谈何自信心?惟有在下级面前,可以抬起傲慢的脑袋,满足一下自信心。

因此,在二品大员面前,五品官是没自信心的。在五品官面前,九品芝麻官是没自信心的。在九品芝麻官面前,普通老百姓是没自信心的。在五品官面前,二品大员是自信的。在九品芝麻官面前,五品官是自信。在普通老百姓面前,九品芝麻官是自信的。

在官场等级秩序下,不仅没有独立人格,连自信与尊严都是有等级的。

天高皇帝远,县官不如现管,老子就是山寨大王。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某些芝麻小官的傲慢与自信及嚣张。

 

五、     金钱自信

在古代,有钱未必自信。因为在官本位社会,权力自信笼罩一切。据唐代笔记,曾有两个富人通过皇帝的接见,采得以显示出尊贵,从而获得了自信与尊严。

在当今社会,世俗观念认为,有钱,一身名牌,开名车,出入高档场所,与富人打成一片,就会感觉到一种自信与尊严感。于是乎,夸富斗奢,相互攀比,成为一种风气。

像范进,中举后可以跑到官僚那里打秋风,受到官僚的亲切接见,热情款待。但是在今天,学富五车的泰斗也不会受到官僚的接见与款待,倒是身怀亿万资产,富得油流,可以享受范进似的厚遇。湖北的王木匠,冒充富商,所到之处故意包租一层宾馆,开加长林肯车,七八个保镖护身,反而能诈骗到宁夏与新疆的官僚。嫌贫爱富,是人的本性。你没钱,就会受到冷遇,要想有尊严感与自信心,必须夸富,甚至于冒充富人。

假如有了钱,所到之处,一片逢迎,人人都有溢美之词,吹牛要投资,马上就受到市长乃至省长的接见,想见谁就见谁,别人前来拜访必须提前预约,何等威风?俗人在一片羡慕与嫉妒的眼光下,自然感觉到了自信与尊严。

正如当今的征婚,对方只会问你有没有房子,有没有车子。没房没车,哪里会有自信与尊严?“干得好,不如嫁得好。”便是金钱或权势会带来自信与幸福。

同样,一个地区不富裕,经济不发达,就会受到其他人的鄙视与嘲笑,谈何自信与尊严?

 

六、     美貌自信

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”在当时,有细腰是自信的。正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说的,有美女可以赢得皇帝的宠爱,不仅自己享受荣华富贵,连家族都鸡犬升天地一起富贵起来,当然会使得天下父母“不重生男重生女”。

明清时代,有小脚的女人是自信的。在当今,乳房肥大而乳沟深深的苗条美女是自信的。美女可以嫁入有钱有权家,不愁吃不愁穿,出入高档场所,一身名牌,有名车当坐骑。

两个月前读道一篇博客,一个网友就埋怨自己长得不够漂亮,不能钓到有钱有势的男人。可见,在这个时代,美女是有自信心的,丑女是自卑的。好像几年前,一个整容医院打出一伤风败俗的巨幅广告,说丑女洗盘子,美女开名车。

 

七、     实力自信

金庸的武侠小说中,丁春秋是有实力自信心,他深信自己的实力能一统天下,千秋万世。

正如有技术与知识实力的人,会有一种自信心与尊严感。资深的权威人士,往往表现无比自信,鄙视资历浅薄的人。某人曾对我说,一个电视台的实习记者,竟然打人一巴掌,宣称自己是电视台的记者。这个实习记者的自信,无非是来源于当前电视台的巨大实力。

许多人吹嘘自己单位有实力,如何富有,如何有权力,如何有地位,就是炫耀其实力自信。中央媒体鄙视省级媒体,省级媒体鄙视地州市媒体,也就是表达实力自信,以求获得尊严。强者蔑视弱者,也是如此。

 

八、     地域自信

地域自信,应该可以追求到先秦。中原鄙视南方,说楚国是南蛮。推崇郡望,应该也有地域自信的成分。到明清时期,地域自信获得迅猛发展。文化人都以地名为字号,譬如李东阳称作“李茶陵”,曾国藩称作“曾湘乡”,李鸿章称作“李合肥”。

一个地方有什么特产向皇帝进贡,是可以吹嘘的,可以自信的。如果这个地方出过什么名人,有什么名人的遗迹,是值得骄傲的,是能够获得自信心与尊严感的。

在当今,为建构地域自信,开发旅游资源,遍地是名人故里,满街是名人遗迹。毕竟,名人是历史文化稀缺资源,旅游开发的战略资源,所以,西门庆故里都有几个地方在争夺。一时间,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徒弟上,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炎帝故里、西施故里、西门庆故里、武大郎故里、女娲故里、墨子故里,等等,不一而足。

树立地域自信,无非是确立地域比较优势,争夺地域话语权,保障地域群体的利益。在当今这种局面下,地域自信恶性膨胀,各个地域都认为自己所在地域是世界的中心与世界第一,本地域的人种是最优秀的。从而,在树立地域自信的同时,也造成了地域歧视。北京人鄙视外地人,上海人鄙视外地人,某些人群鄙视河南人,都是地域自信的恶果。

九、     出身自信

秦汉以来,中国从世袭社会进入选举社会。一个人的出身很重要,根正苗红是获得自信的源泉。譬如出身不好的太监养子曹操,还得举孝廉,以求获得自信的资本。进入隋唐,科举成为选材的常用手段后,进士出身逐渐成为获得自信的一种途径,即所谓的出身自信。

据说,曾国藩就是以“赐同进士出身”为耻。一天,曾国藩与一群幕僚喝酒娱乐,玩起对联的游戏,出上联“如夫人洗脚”,有人以“赐同进士出身”相对,气死曾国藩。

当今,国内以出身名牌大学为荣耀,以博士出身为荣耀。出身北大、清华是自信的。博士、硕士是自信的,本科、专科是自卑的。虽然那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有点自卑,但是北大的学历是他最终改变命运的资本。留洋成为时髦后,海外留学的海龟优越于国内的土鳖。 在海龟与土鳖同台竞技的时候,海龟是自信的,土鳖是自卑的。

海龟的资本可以获得自信与尊严感及幸福感的时候,无数人便去疯狂地追求那张证明自己是海龟的证书。唐骏的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文凭,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。美国野鸡大学巴灵顿大学关门大吉后,杨澜的丈夫吴征因为捞取过巴灵顿大学博士学位,被方舟子嘲笑为“痛失母校”。

十、总结

在神话时代,各国各民族的神话都存在中心主义,即以自我为中心,本国本民族位于世界的中心,都自称“中国”,以此获得自信心与尊严感及优越感。

进入文明时代,自信心与尊严感及幸福感的获得途径多元化。但是,主流还是处于垄断地位。譬如说在中国的封建社会,血缘自信占据主流的。在秦汉之后,权力自信逐步占据主流。在理学流行时期,文化自信、权力自信一度并驾齐驱。

在当今,金钱自信占据社会的主流。世俗社会普遍认为,有钱就能获得自信与幸福感及尊严感。

当然,自信与幸福感及尊严感的获得具有历史性与永恒性。譬如说,嫡长子的血缘自信在当今不再流行。在春秋时代引以为荣的事情,于今日不可能再接受到羡慕与嫉妒的眼光。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”学而优则仕的读书的自信已经沦丧。“知识改变命运”已经成为神话,硕士生陈元元因此自杀。在全民追求致富时代,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,无法给家人带有荣耀,无法获得自信与尊严感及幸福感。显然,当今是金钱自信的时代。有钱了,不管采取什么手段,就会赢得一片赞誉与仰慕,像那个傲慢的唐骏,炫耀其“成功”可以复制,简直不可一世,无非口袋里有一些钱。

世运有转移,春秋时期的“成功人士”不再是今日的楷模,清朝的“成功人士”也不再是今日的楷模。今日的“成功人士”也不会是将来的楷模。

在当今,权力与金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是“成功”标志。在人们眼里,学识渊博而著述等身、心性修为高等并不等于“成功”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当大部分中国人富裕起来后,当有钱人多起来后,人们发现有钱也不过如此,文化自信、信仰自信必将再次成为主流,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会再度成为社会核心价值。

话说回来,树立自信心以获得尊严感与幸福感,不仅是确立人生的意义,也是保障某一群体的利益。

历史如同扫帚,把舞台上的垃圾打扫得一尘不染。你方唱罢我登台,历史舞台上的高潮不断,无数人为获得自信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。只是,人生自信与意义及价值也具有历史性与永恒性,过去无数人的人生奋斗在当今看来毫无意义,因此被扫帚扫进垃圾箱了。谁还会以小脚为荣耀与自信?谁还会受到皇帝表彰为“贞节烈妇”为荣耀与自信呢?谁还能记得1000年前长沙县太爷?谁还能记得20年前的省长是谁?

一个收藏家请我参观他收藏的古代牌匾,我欣赏后无比伤悲。那些皇帝与高官赏赐的牌匾,在1949年后很多被当做猪牢门板,用于关猪。曾经饱受羡慕与嫉妒的眼光的牌匾,那是古人奋斗一生换来的自信与荣耀及尊严,在1949年后的老百姓看来,使用的价值仅仅是做猪牢门板,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崇拜。我也曾在路上看到过无数墓碑,有的被当做铺路石,有的被当做洗衣的石板。

时代有更迭,文化有升降,史野有沉浮。贤者固守其节而黜,不肖者如草随风,其势不得不然,而其德之高下也见焉。时穷节乃见,道废圣人出,此文化之诉求也。

老子曰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无数“成功人士”死后一文不值,被当做垃圾扫掉。历史就是如此,一切皆流。